国际短柄墙球联合会会长盛赞成都世运会:场馆建设惊艳全球,赛事筹备彰显大国担当
2025 年 8 月 7 日至 17 日,第 12 届世界运动会将在成都盛大启幕。作为中国大陆首次举办的世运会,这场汇聚 35 个大项、近 4000 名运动员的国际盛会,正以 “简约、安全、精彩” 的理念全速推进筹备工作。亚洲短柄墙球联合会会长赵旺基在实地考察成都世运会场馆后,对赛事筹备给予高度评价:“成都的场馆建设和组织能力远超预期,这里的一切都在向全球运动员传递着信心与期待。”
一、场馆建设:科技与环保的完美融合
成都世运会短柄墙球项目的核心场馆 —— 高新体育中心全民健身馆,经过改造后已焕然一新。场馆采用全透明玻璃格子设计,观众可 360 度观赏比赛,而天花板和墙面的特殊材质既能保证音效,又能通过漫反射技术实现自然采光。值得关注的是,场馆地板材料全部采用租赁模式,赛后可完整拆除回收,既避免资源浪费,又符合 “零新建” 的环保理念。这种 “可拆卸、可循环” 的设计思路,在三岔湖水上项目场馆、桂溪生态公园飞盘场地等 27 个竞赛场馆中普遍应用,其中 9 个临时场馆赛后将直接转化为市民健身空间。
赵旺基在参观场馆时特别指出:“成都将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结合得淋漓尽致。例如短柄墙球场地的三维空间设计,既符合国际赛事标准,又通过声学优化让观众能清晰听到每一次击球的清脆声响,这种细节处理令人赞叹。” 据赛事筹备组透露,场馆还配备了智能温控系统和实时数据监测平台,可根据天气变化自动调节室内温湿度,确保运动员发挥最佳水平。

二、赛事筹备:从细节到全局的精心雕琢
作为世运会历史上首次火炬传递的举办地,成都将三星堆文明、金沙遗址等文化地标融入传递路线,以 11 公里的 “文明之路” 串联起千年历史与现代体育的对话。在竞赛组织层面,成都已完成 24 场测试赛,涵盖壁球、短柄墙球、武术等多个项目。亚洲壁球协会助理秘书长麦诗韵在考察后表示:“成都的赛事流程管理和应急响应机制已达到国际顶尖水准,特别是短柄墙球项目的器材调试和裁判培训,完全超出了我们的预期。”
在运动员服务方面,成都世运会首创 “双运动员村” 模式,A 村(世纪城天堂洲际酒店)和 B 村(东安湖木棉花酒店)均配备双语服务团队、24 小时医疗站和文化体验中心。组委会还联合美团、滴滴等企业推出 “运动员专属服务包”,涵盖川菜定制餐食、非遗手作体验、城市骑行导览等个性化服务,让全球健儿在竞技之余深度感受巴蜀文化魅力。
为让世运会真正走进市民生活,成都自 2024 年起启动 “世运项目进社区” 计划,在 600 多个社区开展飞盘、射箭、短柄墙球等体验活动,吸引超 12 万市民参与。在玉林东路社区,定向越野与 Citywalk 结合的 “世运微赛事” 成为网红打卡点;宽窄巷子的综合运动体验日,则通过快闪演出华体网官网登录下载、互动打卡等形式,让游客在品尝火锅的同时体验荷球、腰旗橄榄球等新潮项目。
短柄墙球作为世运会传统项目,其推广活动更具特色。成都在 20 所中小学试点 “短柄墙球进校园”,通过趣味教学和迷你赛事培养青少年兴趣。赛事期间,组委会还将联合 B 站、抖音推出 “短柄墙球大师课”,邀请国际冠军线上直播教学,让更多人了解这项 “三维空间里的智慧运动”。
四、文化赋能:赛事经济与城市品牌的双向提升
成都世运会不仅是体育竞技的舞台,更是文化输出的窗口。“跟着赛事去旅行” 系列活动已覆盖四川 21 个市州,通过 “世运主题大篷车” 将巴中光雾山红叶、乐山大佛武术展演等地域特色与运动体验深度融合。在天府新区站活动中,麓湖海浪运动公园 3 天吸引近 10 万人次参与,带动周边商业营收增长 40%。
为进一步放大赛事效应,成都创新推出 “票根经济” 模式:观众凭世运会门票可在宽窄巷子、锦里等景区享受餐饮折扣,在博物馆、剧院兑换免费体验券。这种 “一张门票串联全城” 的设计,已吸引超 50 万游客提前规划行程,相关话题在海外社交媒体曝光量突破 1.2 亿次。正如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蔡尚伟所言:“成都正通过世运会打造‘体育 + 文旅’的超级 IP,让赛事流量真正转化为城市发展的增量。”
五、未来展望:从世运舞台到奥运征程
短柄墙球作为 2028 年洛杉矶奥运会新增项目的备选运动,成都世运会将成为其全球推广的关键节点。赵旺基对此充满期待:“成都的赛事组织经验和市场潜力,将为短柄墙球进入奥运会提供重要参考。我们计划在世运会期间与国际奥委会专家深入交流,推动项目规则优化和商业化运营。”
对于中国短柄墙球运动而言,成都世运会更是一次历史性机遇。目前,国家体育总局已启动跨项选材计划,从羽毛球、网球等项目选拔青少年运动员,并邀请埃及国家队教练团队入驻集训。正如国家小球运动管理中心负责人所言:“借助成都世运会的东风,我们有信心在 2028 年奥运周期实现短柄墙球项目的突破。”
当太阳神鸟金饰的光芒映照在高新体育中心的玻璃幕墙上,成都这座雪山下的公园城市,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迎接全球宾客。从场馆建设的绿色智慧,到赛事筹备的精细入微;从全民参与的运动热潮,到文化经济的深度融合,成都世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,更是一次向世界展示中国办赛能力、文化魅力和发展活力的生动实践。正如赵旺基在考察结束时的感慨:“成都让我们看到了世运会的未来模样,这里的每一个细节都值得全球期待。”